年度教研 | 芭蕾屬于所有人:木鐸之心,素履之往。
為什么總說:“芭蕾屬于所有人”?
3月,在天鵝湖畔2022-2023年度教學部教研與考核工作的收官會議中,教學主任Laura與老師們一起交流、分析了芭蕾舞教學中的包容性與差異性,探討了在教學中如何包容與平衡學員之間的差異。會議內容豐富易懂,快來跟小芭一起,踮起腳尖、了解究竟~
專業不是與生俱來的,需要土壤和氛圍。
我們總是把孩子比作生長的小苗,教育便是小苗賴以生存的土壤,只有土壤肥沃了,才可以使得小苗變得更加茁壯。
對于大部分以興趣培養為學習目的的孩子而言,也是一樣的,如果從小接觸的舞蹈環境就是優雅、嚴謹、專業、快樂且自由的,無論未來是否走舞蹈專業路線,這段學習經歷都將是孩子們始終昂揚自信、不斷進階的源動力。
英皇芭蕾歷經百年錘煉,培訓體系遵循科學、專業、安全、包容的宗旨。
天鵝湖畔原版引入英皇兒童芭蕾培訓體系,復刻英國皇家舞蹈學院芭蕾課堂,讓孩子們在啟蒙時期就置身在充滿自由和想象的探索空間。
本年度教研與考核工作中,Laura老師分別從教材的熟練掌握度,對舞蹈動作技術、音樂合拍的標準度,對性格舞的理解和舞步演示,如何讓孩子把握技術動作的關鍵點等,與全體芭蕾舞老師做了互相講解、演示、糾正和答疑。
邊教研邊考核,邊考核邊答疑,邊答疑邊演示,整個教研與考核工作嚴格按照芭蕾專業標準進行。
最大化包容孩子之間差異,因材施教。
芭蕾屬于所有人,不分年齡、性別、身材,無論貧富、康健,每一個喜愛芭蕾或是想要嘗試的人都可以走進芭蕾、學習芭蕾、感受芭蕾,包容性是英皇芭蕾所倡導的教學準則。
事實上,為了讓更多的人走進芭蕾課堂、感受美,英國皇家舞蹈學院一直在推進芭蕾普及化教育:男孩學習舞蹈的B計劃(Project B)和針對老年人學習芭蕾的銀色天鵝(Silver Swan)課程。
在英皇少兒芭蕾培訓體系中,一個動作可通過不同方式教授給不同的孩子,包容天鵝湖畔100%的孩子。
天鵝湖畔同步研發主題芭蕾互動課,冬、夏令營劇目課,年度藝術展演,創辦提高班,藝術團等豐富多彩的芭蕾課程,滿足處于不同年齡階段、不同技術水平的孩子們的學習需求。
低齡階段的啟蒙課堂,需要思想跟隨而不是聽命服從。
沒有愛就沒有教育,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。
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,低齡期兒童具有注意力不穩定,情緒作用大,認識依靠行動,愛模仿等性格特點。
天鵝湖畔啟蒙級情景式互動課堂中,老師不硬要求孩子們站得板板的,而是更多地走近孩子,課堂秩序也許沒那么好,但思想是跟著老師的節奏同步激發的。
我們從教育、人文、藝術等出發點,全面激發孩子們內在的認可、興趣和主觀能動性。讓孩子們由內而外地自我詮釋:何為熱愛,為何喜歡。
如今,國內芭蕾的普及度還不高,而芭蕾文化的傳播是一個立體工程,為了讓更多的人走進芭蕾課堂、感受美,天鵝湖畔少兒芭蕾也一直在踐行推動芭蕾文化藝術的普及化教育。
用真摯的情感和較真的態度,以教為樂,精益求精;木鐸之心,素履之往!